Since its inception
水上乐园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,正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激烈、运营季节性强、游客体验需求升级等多重挑战。要提升竞争力并实现业态升级,需要一个系统性的策略。
一、为什么要升级
在制定策略前,首先要明确当前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:
季节性制约:北方地区运营周期短,投资回报压力大。
体验单一:仅限于“玩水”,缺乏文化、情感和社交层面的深度体验。
营收模式单一:严重依赖门票收入,二次消费挖掘不足。
客群局限:过于依赖亲子家庭和年轻人,忽视了银发族、商务客等潜在市场。
运营粗放:排队时间长、服务响应慢、水质卫生担忧等影响口碑。
二、 竞争力提升策略(优化现有体系)
1. 极致化游客体验
智慧化运营:无感支付/手环消费:入园、储物、餐饮、购物一腕通,提升便捷度。
线上排队系统:通过APP预约热门项目,减少烈日下排队之苦。
实时信息推送:向游客手机推送演出时间、排队时长、优惠信息等。
服务升级:标准化与个性化结合:所有员工执行统一服务标准,同时鼓励为儿童、老人等提供个性化关怀。
“救生员+”计划:将救生员培训为不仅保障安全,还能进行简单互动、拍照的服务明星。
2. 深化主题与叙事
从“水上乐园”到“水主题故事世界”:即使没有IP,也可以自创一个简单的主题故事线(如:海盗宝藏、失落亚特兰蒂斯、热带雨林探险),并将该主题贯穿于园区景观、项目命名、员工服装、背景音乐、餐饮商品中。
强化视觉冲击:引入标志性水城堡、主题雕塑、夜间灯光秀,打造网红打卡点。
三、 业态升级策略(开创未来模式)
这部分侧重于“开新局”,打破传统水上乐园的边界。
1. 产品业态升级:从“玩水”到“水+”多元生态
“水+娱乐”:
引入大型水上实景演艺:结合水幕电影、灯光、火焰、特技,打造一场独一无二的水上秀。水上电音派对/电影节:将造浪池变为大型露天派对现场。
“水+休闲”:
打造高品质水疗(Spa)区:引入温泉泡池、桑拿、汗蒸、按摩等服务,吸引非刺激性游玩客群,延长停留时间。
增设水上乐园设备:提升丰富度和舒适度,增加溶洞、雨林、互动喷泉等环节。
“水+亲子”:
主题化儿童水寨升级:与知名动漫IP合作,或自创IP,打造沉浸式儿童玩水王国。开设水上亲子课程:如亲子游泳、水上安全知识课堂。
“水+体育”:
举办专业或业余赛事:如水上闯关赛、冲浪模拟器比赛、泳渡活动等,提升品牌专业度。
增设潮流运动项目:如水上攀岩、水上蹦极、电动冲浪板等。
2. 空间与时间维度升级
全季运营(解决季节性痛点):
“夏季水乐园,冬季温泉/滑雪场”模式:通过可转换设计,冬季将部分区域改为温泉泡池或嬉雪乐园。
建造室内恒温水乐园:这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案,可实现365天运营,尤其适合北方地区。室内馆还可与酒店、商业综合体结合。
“白+黑”全天候运营:
大力发展夜游经济,通过灯光艺术、夜间演出、夜市美食街,将游客留到晚上,显著提升客单价。
3. 商业模式升级:从“门票经济”到“综合收益”
收入结构多元化:
二次消费深度挖掘:开发独具特色的主题餐饮(如“美人鱼冰淇淋”、“海盗烤肉”)、高颜值的文创商品(如水枪、泳衣、主题玩偶)、浮圈租赁增值服务等。
“乐园+”套餐:与配套的酒店、周边的景区、交通公司合作,推出“住宿+玩水”、“多景点联票”等打包产品。
IP化与品牌输出:
成功打造自身主题IP后,可考虑IP授权、衍生品开发,甚至进行轻资产的管理输出。
未来成功的水上乐园,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“玩水场地”,而是一个以“水”为核心媒介的综合性休闲度假目的地。其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独特的主题体验、无缝的贴心服务、突破时空限制的运营能力以及多元化的营收模式。